4月28日上午,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在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利召开。江苏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处副处长冯帅、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王跃、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亓光,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阎国华等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由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池忠军主持,围绕两大核心议程展开:一是开展“大中小学革命纪念馆示范思政课”(以下简称“示范课”)评审工作,组织评审专家与课程团队开展现场对话研讨;二是部署2025年度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专家指导委员会重点工作。

会议现场
在“示范课”评审及意见交流环节,专家组对课程建设成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本次探索具有三大亮点:第一,开创性构建“同题异构”教学范式。通过组织大中小学各学段围绕同一主题开展差异化教学设计,系统积累了跨学段衔接的实践经验,为后续一体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创新建立“共研共同体”协作机制。在现有课程体系框架内,各学段教师组建联合教研组,针对“螺旋上升”的课程要求,从教学内容遴选、教学场域适配、教学方法创新三个维度开展协同攻关,初步构建起覆盖小学至大学本科全学段的递进式教学体系。第三,本次“示范课”建设的实践探索充分验证了该机制的有效性,各阶段课程团队在主题凝练、学情分析、资源整合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成果,具有广泛的示范价值。
会上,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具有引领性和建设性。在教学内容上,建议基于四个学段的教学特色,采用统一的三维目标叙写框架,即知识维度、能力维度、价值观维度。在教学形式上,提升视频分辨率,添加教师、学生讲话的字幕及交互式选择分支,同时保证课件内容的简洁、清晰。在教师仪态方面,需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感,注意表达的精准性。
冯帅强调,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程中,专家指导委员会肩负重任。一是需靠前指导,专家应常态化深入本地区开展听课评课工作,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以此助力学校思政课建设水平提升。二是主动探索创新工作模式,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需加强协作,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三是秉持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各位专家应从政治性、思想性等多方面严格把关,全面提升课程水平。

与会专家汇报评审结果
本次会议明确了“示范课”建设的优化方向,为江苏省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